爱情很难经营吗?

爱情感1字数 2961阅读9分52秒阅读模式

不难,天长地久的爱听起来好像是永永远远遥遥无期的爱,但是我说你相信有一辈子的爱情吗,或许你会相信,因为一辈子比天长地久来得容易。 我不相信天长地久,但我相信一辈子的爱,但这爱并不是爱情,爱情只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伴随荷尔蒙和各种化学物质迸发的情感,随着婚姻家庭生活的进行和年龄的慢慢增长,这种爱逐渐的变成了亲情。你看那年迈的老夫妻,它们之间已不是心动而强烈的感情,而是相扶相持互相照顾的亲情了。 其实相不相信完全看个人的心态。如果你相信,说明你是会去这样做的,或许你就是找到了和你相伴一生的人;如果你不信,说明你对这个社会对现代人多少有一些灰心绝望。 我不信爱情天长地久,因为爱情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成亲情。但是我相信相伴一生的爱。还没有成熟的小恋人们,是那么可爱,问对方:“你会永远爱我吗?”。但是成熟的人会说:“我要照顾你一辈子……”

真正的爱情,是在能爱的时候,懂得珍惜 真正的爱情,是在无法爱的时候,懂得放手 因为,放手才是拥有了一切…… 请在珍惜的时候,好好去爱 在放手的时候,好好祝福…… 爱这个东西谁都说不清,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,因为这件事是我亲身经历,爱可以让你为对方做任何事,说任何话,爱就是无条件的为对方付出,做任何事做有意义的事情!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孤独,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,只有谁不珍惜谁,不求天长地久,只要曾经拥有过,就将她埋葬在你的心理吧。

现代社会,分手和离婚越来越普遍,越来越多的人恐婚。两性亲密关系的维系和处理,变得越来越难,越来越复杂。我自己也思考过很多次,现在这个社会,想维系爱情婚姻为什么这么难?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?

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题为“再见,爱情——分手的理智与情感”一期,封面大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的一番演讲,解决了我的疑惑。

在沈教授看来,导致爱情困境的主要原因,是我们处于一个“新旧脚本”混杂的时代,人们应对爱情问题的底层逻辑,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从过去以家庭为中心的“缘分婚姻”,变成了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“爱情婚姻”。

旧脚本“缘分婚姻”,是家庭主义,两个人之所以要结成夫妻,为的是传宗接代,光宗耀祖,一切努力均为了使家庭更好,家庭利益重于个体利益。在这种体系下,结婚不需要去考虑是否志趣相投,只要八字相合就可以,个人与个人间的差异不重要。需处理的矛盾主要是个体和角色间的差异,在家庭主义框架下,妻子和丈夫分别该怎么做,媳妇和女婿分别该怎么做,均有比较稳定的受大家认可的规范,每个人的努力主要是去吻合角色的规范。如果双方能把角色做好,即使感情没有那么亲密,也不影响两性关系的前进,不影响家庭的稳定。

新脚本“爱情婚姻”,是个人主义,两个人结婚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、为了家庭利益,而是为了个人的幸福。在这种体系下,一个人需要努力去吸引另外一个人,两个人变得和睦、互相欣赏、三观一致、有共同兴趣爱好、有话聊,才能结为夫妇,两性关系才能更长久。个人的利益变得很重要,是两个独立个体的事情,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家庭而在一起,更强调内在的吸引力,互相经营才能把婚姻走得更好。

今天的人,经常处于“新旧脚本”混杂的情境下,旧脚本牺牲了个体的独特性,我们不喜欢,但是很稳定;新脚本能发挥个体的独特性,但变得不那么稳定,经常有变动。故现在大家的理想状态是,既希望有过去“缘分婚姻”的稳定性,又希望有现在“爱情婚姻”的激情、个体的独特性,但其实这两方面是互相矛盾的,两个均拥有很艰难。

爱情很难经营吗?

现在的爱情模式,逼迫每个人不得不重新学习新的逻辑体系,学习新方法,去处理两个人之间的问题。现在亲密关系如此之难,是因为首先需要处理的是两个独特个体之间的差异性。

虽然在找对象时,我们希望三观一致,但实际找不到跟自己完全一致的人。两个独立的个体必然有不同的个性、不同的过去、不同的利益、甚至不同的发展方向。所以处理两性之间的差异,就变成了处理两性关系的重要课题,这也恰恰是现在爱情的价值所在。

如果两个人差异很大,但不在亲密关系中,只需要划清界限,不再来往就行;但在亲密关系中,一方面要看到两个独立个体的存在,一方面要去建立和维护“我们”的概念,所以不得不去处理差异。

在“新旧脚本”混合的过程中,如果想处理好亲密关系,首先要突破过去“旧脚本”的误区,要有新认知。比如大家想找到对象,在过去很简单,只需要生辰八字吻合,某个人符合贤妻良母或者挣钱者的角色,就是好人;但今天找不到Mr.Right,总是会跟别人有各种差异,永远无法找到和自己处处三观一致的人。所以走出误区意味着,不能把这个理想当作找对象的要求,而是应该首先排除Mr.Wrong,先排除对个体独立和建立亲密关系最不适合的人,再在适合的环境里去不断磨合,找到那个让自己心动、让自己觉得很有价值的人。

在婚姻中也是如此,过去一旦结婚,就意味着一定相爱,不需要再去证明。但今天的爱情是经营性质的,所以在夫妻吵架时,女方经常和男性说“你不爱我了”,并举例“和另外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更聊得来”“还为她做了什么事情”,觉得男性爱她不爱自己了,所以要指责男性,要男性重新来爱爱自己,这个逻辑体系是“旧脚本”的,在“旧脚本”中不能分手,所以指出男性错误后就一定会有修改,就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。但在”新脚本“里,婚姻不稳定,随时随地可以分手,所以当以上述方式去暗示男性的确和其他女性更聊得来,其他女性对男性更有吸引力,男性更爱其他女性,实际上是在把男性往远处推,往其他女性那里推,虽然女性的目的是想把男性拉过来。

所以在”新脚本“中,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正向的语言把对方拉在自己身边,而不是用婚姻作为框架、作为不可改变的事实,要求对方必须改变,而是需要两个个体不断磨合。在此过程中,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两个人的不同想法,如何处理生活的各种变化。简单地把一个人称为”渣男“或”绿茶婊“,无助于两性关系的结合。每个人都有优缺点,或者很多时候发现一个人无优缺点只有特点,因为勇敢所以鲁莽,因为细致所以比较斤斤计较,因为有大局观所以不细心,因为事业心强所以无法方方面面照顾到对方的情绪,我们需要学会重新欣赏和认识这些差异,才能把两个个体形成更好的连接,形成“我们”之间的关系。“旧脚本”无法解决“新脚本”的问题。

从社会学的视角,亲密关系比较重要,在于通过亲密关系,自己不得不去面对差异的问题,在处理差异的背后,其实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、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,“我”究竟是什么样的。“自我”是抽象的,必须通过跟别人的碰撞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。爱情的实践过程,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。新时代的爱情,不是让两个个体彼此捆绑,一旦捆绑再也解不了绑,所以必须挣扎着一起前进;而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的连接关系,通过连接能使对方发展得更好,也使自己发展得更好,同时又建立“我们”的概念,让“我们”的生活变得更幸福。

当我们走出“新旧脚本”混杂的困境,虽然今天的爱情变成了选择,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,但是爱情依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寻找幸福和连接的方式,对每个个体而言,是个体成长,同时也会使生活变得更好。所以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,直面现代社会必须要面对的差异、多样化等等的问题,才能发展得更好,才能有更幸福的人生。爱情是自我成长的途径之一,也是实现幸福的途径之一,虽然也有其他的道路,但这条道路值得每个人去拥有、应该去尝试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18日 15:58:3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tsrcs.com/26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