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爱情的古诗

爱情感3字数 2584阅读8分36秒阅读模式

5首描写爱情的古诗

1.击鼓(先秦 诗经)  

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

从孙子仲,平陈与宋。不我以归,忧心有忡。

爰居爰处,爰丧其马。于以求之,于林之下。

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
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
古老的歌谣传颂了几千人,而其中这句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依旧是所有相爱的人共同期望的。爱是陪伴,既是陪伴,就希望长久,相爱的人一旦相遇便永远不要分离,相伴至老。这是天下所有相爱之人的美好愿望,也是送给所有相爱之人的美好祝福。

2.白头吟(汉 卓文君)

皑如山上雪,皎若云间月。

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

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。

躞蹀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

凄凄复凄凄,嫁娶不须啼。

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。

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簁簁!

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!

作者能在夜里和心爱的人私奔,这绝对是古代勇敢追求爱情的典范。即使在现代社会,人们也无不佩服她的勇气。而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歌,更让人们佩服她的才学,她的果断和决绝。渴望爱情,就去勇敢追求爱情,可如果不爱,不会继续纠缠。不论古今,也不论男人还是女人,都不要对一个已经不爱自己的人继续付出真情,那样没必要,更不值得。这样敢爱敢恨,爱憎分明的人,即使生活在现代,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。

3.我侬词(元 管道升) 

你侬我侬,忒煞情多,情多处,热如火。把一块泥,捻一个你,塑一个我。

将咱两个,一齐打破,用水调和。再捻一个你,再塑一个我。

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。与你生同一个衾,死同一个椁。

相传,管道升的丈夫想娶小妾,她便写下这首诗,丈夫看后深感愧疚,从此不在提纳妾之事。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,时间久了,新鲜感没了,爱情变成了亲情,感情就会变得平淡,两个人在一起也没了趣味。作者用自己的才华、冷静、理智、深情,挽救了一个将要破碎的家,留住了一个即将要离开的心,也给我们现代人上了生动一课。

4.鹊桥仙(宋 秦观) 

描写爱情的古诗
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、人间无数。

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、朝朝暮暮。

相爱的人不但希望相伴终老,还希望能时时刻刻相依相守,可现实中人们又难免为生活奔波,分离总是在所难免。对于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来说,只要爱深情长,彼此忠于对方,无论相距多远,也无论分别多久,两颗心就会永远紧紧相依。生活的艰辛会让真正的爱情更加深厚,更加长久。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多牛郎织女的故事,人们也常会引用这首词。

5.双槿树(唐 张文姬)

绿影竞扶疏,红姿相照灼。

不学桃李花,乱向春风落。

两棵槿树艳丽动人,不像桃花李花那样轻佻,随着春风到处乱舞,它们端庄矜持,有自己的美丽和骄傲。这两棵槿之间,没有主次,没有强弱,没有依附,它们相互尊重,相对独立又相依相伴。这首诗像极了舒婷的那首《至橡树》,作者只用二十个字,便写出爱情完美的样子。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,不要让自己卑微到尘埃之中,这种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爱情观,被一位唐朝女诗人写得如此生动形象,让闲石不禁心生感叹和敬佩。

世世代代的​人们描写爱情,歌唱爱情,传颂爱情,尽情地追寻着爱的身影,阐释着对爱的理解,抒发着爱的感觉。经过年时间的打磨,爱情依旧是那样美好,那样吸引着所有人。朝代变了,社会变了,生活变了,人也变了,而爱情却没有变。

1、李贺(唐代诗人)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是“长吉体诗歌开创者。”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,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(大郑王)后裔

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。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,抒发对理想、抱负的追求;对当时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。留下了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“雄鸡一声天下白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等千古佳句。

2、屈原(战国时期楚国诗人)

屈原(约公元前340—公元前278年)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。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;又自云名正则,字灵均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。

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,“楚辞”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,开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传统,被誉为“辞赋之祖”“中华诗祖”。

屈原作品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。其主要作品有《离骚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问》等。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《楚辞》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,与《诗经》并称“风骚”,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3、李白 (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)

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

4、李商隐(唐朝诗人)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溪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 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李商隐又与李贺、李白合称“三李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(以《锦瑟》为代表)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

5、宋玉(战国末期辞赋家)

宋玉(约公元前298年-约公元前222年),又名子渊,宋国(今河南商丘)人。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,崇尚老庄,战国时期宋国公子,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。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,生于屈原之后,为屈原之后学。曾事楚顷襄王。

他好辞赋,为屈原之后辞赋家,与唐勒、景差齐名。所作辞赋甚多,流传作品有《九辩》《风赋》《高唐赋》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《神女赋》等。《汉书·卷三十·艺文志第十》录有赋16篇。所谓“下里巴人”“阳春白雪”“曲高和寡”“宋玉东墙”的典故皆他而来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7月18日 11:45:3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tsrcs.com/36699.html